富县:茶坊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4月27日   
为深入了解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准确地把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推进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按照县纪委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我镇党委、纪委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先后深入全镇43个行政村,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茶坊镇位于富县县城东北部,属城郊结合部,辖43个行政村。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努力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同时,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部署的反腐倡廉任务,在严格执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推行的制度的基础上,摸索创新了“群众说事制”、干部去向告知制、重大事项报告制等,使得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监委会及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镇、村两级干部能够自觉进行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态势已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全镇共有纪检监察干部134人,其中镇级干部5人(专职纪检干事1人),农村干部129人,这为全镇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每年镇纪委对全镇所有行政村的监委会主任至少进行一次培训,党委委员、纪检干部不定期开展廉政知识讲座,从而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类制度,使得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年初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分工》,党委书记亲自问、亲自抓、亲自督办,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
    二是以严肃作风纪律为主线,通过标语、宣传栏、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全年组织镇村两级干部集中学习党风廉政相关知识共2次,使得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改善,群众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增强。
    三是制定了《公务接待》、《公车管理》、《便民服务》等制度,切实压缩了“三公”经费支出,严肃纠正和查处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2012年以来,共实施“三问”34件,警示训诫34人,查办各类案件16件(其中失职渎职类9件,违反财经纪律类5件,违反廉洁自律规定1件,贪污受贿1件),处理党员干部31人,在党员干部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四是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固定信访受理窗口,安排人员接访,建立信访登记台账,在单位醒目位置设立了“站所及窗口服务单位”意见受理点,每日由专人负责收集服务对象对各站所及窗口服务单位的意见建议,由镇纪委以两联信的形式反馈各站所要求限期落实自查整改,达到更好服务群众的目的。
    五是实行机关(农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凡是干部职工有关个人事项都以书面形式进行申报,由镇纪委给予批复后方能 办理,减少了以过事为名义收钱敛财行为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干部群众法制意识、民主管理的意识增强,党风廉政方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基层社会政治稳定。但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方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专职人员配置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同时,由于辖区较大,加大了纪检监察的范围和工作强度。现在我镇配备1名专职纪检干部,人员相对较少,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是纪检干部缺乏专业培训。虽然纪检干部能够坚持不断学习,但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增强做好新时期纪检工作的能力。
    三是正常履职难。镇基层站所大部分都属于县直管,编制、工资、考核都不在乡镇,镇纪委无法监管,也不好监管,难以实现有效监督,监督检查工作时常受阻,办案阻力较大,导致很难正常履职。
三、对策建议
    一是择优筛选,配强纪检干部队伍。“正己才能正人”, 把具有原则性、专业性的,真正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党员干部列为纪检干部队伍,同时由于乡镇辖区大,工作繁重,可以配备专职纪检干事2名,以确保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的更实。
    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纪检干部业务水平。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对乡镇纪检干部要定期不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平时组织各种实用性学习活动,全方位提升乡镇纪检干部的素质水平,同时可以让乡镇纪检干部参与县、市纪委办案过程,在实际办案过程中提升工作能力。
    三是抓住关键,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教育和监督要双管齐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四是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搞好教育防范,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保障责任追究有章可循;健全责任网络,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富县:茶坊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来源:    时间:2015年04月27日
为深入了解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准确地把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推进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按照县纪委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我镇党委、纪委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先后深入全镇43个行政村,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茶坊镇位于富县县城东北部,属城郊结合部,辖43个行政村。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努力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同时,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部署的反腐倡廉任务,在严格执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推行的制度的基础上,摸索创新了“群众说事制”、干部去向告知制、重大事项报告制等,使得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监委会及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镇、村两级干部能够自觉进行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态势已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全镇共有纪检监察干部134人,其中镇级干部5人(专职纪检干事1人),农村干部129人,这为全镇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每年镇纪委对全镇所有行政村的监委会主任至少进行一次培训,党委委员、纪检干部不定期开展廉政知识讲座,从而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类制度,使得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年初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分工》,党委书记亲自问、亲自抓、亲自督办,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
    二是以严肃作风纪律为主线,通过标语、宣传栏、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全年组织镇村两级干部集中学习党风廉政相关知识共2次,使得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改善,群众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增强。
    三是制定了《公务接待》、《公车管理》、《便民服务》等制度,切实压缩了“三公”经费支出,严肃纠正和查处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2012年以来,共实施“三问”34件,警示训诫34人,查办各类案件16件(其中失职渎职类9件,违反财经纪律类5件,违反廉洁自律规定1件,贪污受贿1件),处理党员干部31人,在党员干部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四是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固定信访受理窗口,安排人员接访,建立信访登记台账,在单位醒目位置设立了“站所及窗口服务单位”意见受理点,每日由专人负责收集服务对象对各站所及窗口服务单位的意见建议,由镇纪委以两联信的形式反馈各站所要求限期落实自查整改,达到更好服务群众的目的。
    五是实行机关(农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凡是干部职工有关个人事项都以书面形式进行申报,由镇纪委给予批复后方能 办理,减少了以过事为名义收钱敛财行为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干部群众法制意识、民主管理的意识增强,党风廉政方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基层社会政治稳定。但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方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专职人员配置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同时,由于辖区较大,加大了纪检监察的范围和工作强度。现在我镇配备1名专职纪检干部,人员相对较少,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是纪检干部缺乏专业培训。虽然纪检干部能够坚持不断学习,但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增强做好新时期纪检工作的能力。
    三是正常履职难。镇基层站所大部分都属于县直管,编制、工资、考核都不在乡镇,镇纪委无法监管,也不好监管,难以实现有效监督,监督检查工作时常受阻,办案阻力较大,导致很难正常履职。
三、对策建议
    一是择优筛选,配强纪检干部队伍。“正己才能正人”, 把具有原则性、专业性的,真正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党员干部列为纪检干部队伍,同时由于乡镇辖区大,工作繁重,可以配备专职纪检干事2名,以确保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的更实。
    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纪检干部业务水平。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对乡镇纪检干部要定期不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平时组织各种实用性学习活动,全方位提升乡镇纪检干部的素质水平,同时可以让乡镇纪检干部参与县、市纪委办案过程,在实际办案过程中提升工作能力。
    三是抓住关键,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教育和监督要双管齐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四是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搞好教育防范,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保障责任追究有章可循;健全责任网络,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陕ICP备090084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