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系列报道四丨发挥查办案件作用 一体推进整改整治

来源:延安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

查办案件既是反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有力、最深入的监督。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查、改、治”一体推进,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坚持以案件查办为突破,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全面起底问题线索,拓宽案源渠道

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将全面摸排收集问题线索作为整治工作切入点和发力点,畅通“信、访、网、电”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通过信访受理、监督发现、主动排查等方式,不断拓宽线索渠道。

对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明确专人负责,市县同步联动,对党的十八以来涉及集中整治11个领域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起底排查,全市共起底信访举报1236件,排查问题线索3437件。扎实开展纪检监察系统全员接访下访专项行动,全市各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滚动包抓重点案件、带件下访、重点走访,不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做实牵头部门自查排查,委班子成员、各相关监督检查室主动深入各牵头部门督导检查,明确各部门、各领域问题排查重点,及时传导工作压力,定期会商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各牵头部门全面自查排查、主动移交问题线索。集中整治以来,市县两级职能部门移交问题线索687件。

加强问题线索处置。建立了“建账、对账、销账”问题线索处置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分级分类建立全市问题线索总台账和市本级、县(市、区)、重点领域分台账,每周更新、定期调度,各监督检查室、案管室等室紧密协作,精准研判处置问题线索,稳步清存量、动态清增量。

持续推进案件查办,强力引领带动

2024年7月26日,延安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延安市水务环保集团自来水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中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浏览量1.9万余人次。这是延安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查办案件的一个例证。

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保障质效作为案件查办重点,及时启用洛川留置分中心,健全完善看护、医疗保障制度,统筹运用协作区、室组地联合办案,交叉办案、指定管辖等多种机制,紧盯医疗、住房、乡村振兴等领域“关键少数”、重点岗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严查快处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赵伟等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

同时,注重深挖案中案、大案带小案。黄陵县纪委监委在调查黄陵县某医院院长涉嫌违规采购医疗器械一案中,发现2名医药器械供应商涉嫌行贿问题线索后果断采取留置措施,又挖出34条问题线索,采取留置措施8人。洛川县纪委监委在查处某县直部门副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后,形成强烈震慑,与其相关联的多名涉案人员主动投案,上交违纪违法所得资金40.28万元。在案件查办的强大震慑下,全市50人主动投案。

深化标本兼治,推动源头治理

“无论我现在多么的痛惜和后悔,一切都为时已晚……”2024年6月6日,全市警示教育会议现场,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涉案人员深刻忏悔,在场的党员领导干部深受触动。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集中整治以来,延安市纪委监委结合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选取近年来查处的侵害群众利益等典型案件,编印了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2000余册,拍摄警示教育片《利剑高悬》,通报曝光典型问题97批次271件,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议、组织党员干部旁听庭审、阅看《忏悔录》、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反面典型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训,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同时,着眼健全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长效机制,坚持“一案一建议”,针对发案单位发案特点和案件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31份,推动发案单位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健全完善《延安市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暂行办法》《延安市共有产权公共租赁住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延安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管理规程(试行)》等制度341项,实现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延伸,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集中整治系列报道四丨发挥查办案件作用 一体推进整改整治
来源: 延安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年01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

查办案件既是反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有力、最深入的监督。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查、改、治”一体推进,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坚持以案件查办为突破,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全面起底问题线索,拓宽案源渠道

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将全面摸排收集问题线索作为整治工作切入点和发力点,畅通“信、访、网、电”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通过信访受理、监督发现、主动排查等方式,不断拓宽线索渠道。

对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明确专人负责,市县同步联动,对党的十八以来涉及集中整治11个领域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起底排查,全市共起底信访举报1236件,排查问题线索3437件。扎实开展纪检监察系统全员接访下访专项行动,全市各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滚动包抓重点案件、带件下访、重点走访,不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做实牵头部门自查排查,委班子成员、各相关监督检查室主动深入各牵头部门督导检查,明确各部门、各领域问题排查重点,及时传导工作压力,定期会商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各牵头部门全面自查排查、主动移交问题线索。集中整治以来,市县两级职能部门移交问题线索687件。

加强问题线索处置。建立了“建账、对账、销账”问题线索处置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分级分类建立全市问题线索总台账和市本级、县(市、区)、重点领域分台账,每周更新、定期调度,各监督检查室、案管室等室紧密协作,精准研判处置问题线索,稳步清存量、动态清增量。

持续推进案件查办,强力引领带动

2024年7月26日,延安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延安市水务环保集团自来水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中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浏览量1.9万余人次。这是延安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查办案件的一个例证。

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保障质效作为案件查办重点,及时启用洛川留置分中心,健全完善看护、医疗保障制度,统筹运用协作区、室组地联合办案,交叉办案、指定管辖等多种机制,紧盯医疗、住房、乡村振兴等领域“关键少数”、重点岗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精力,严查快处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赵伟等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

同时,注重深挖案中案、大案带小案。黄陵县纪委监委在调查黄陵县某医院院长涉嫌违规采购医疗器械一案中,发现2名医药器械供应商涉嫌行贿问题线索后果断采取留置措施,又挖出34条问题线索,采取留置措施8人。洛川县纪委监委在查处某县直部门副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后,形成强烈震慑,与其相关联的多名涉案人员主动投案,上交违纪违法所得资金40.28万元。在案件查办的强大震慑下,全市50人主动投案。

深化标本兼治,推动源头治理

“无论我现在多么的痛惜和后悔,一切都为时已晚……”2024年6月6日,全市警示教育会议现场,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涉案人员深刻忏悔,在场的党员领导干部深受触动。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集中整治以来,延安市纪委监委结合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选取近年来查处的侵害群众利益等典型案件,编印了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2000余册,拍摄警示教育片《利剑高悬》,通报曝光典型问题97批次271件,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议、组织党员干部旁听庭审、阅看《忏悔录》、观看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反面典型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训,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同时,着眼健全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长效机制,坚持“一案一建议”,针对发案单位发案特点和案件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31份,推动发案单位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健全完善《延安市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暂行办法》《延安市共有产权公共租赁住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延安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管理规程(试行)》等制度341项,实现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延伸,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陕ICP备090084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