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好“家长”,全面夯实整治责任。
专项整治开始,青化砭镇党委认真学习了市区纪委下发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结合镇域实际情况,制定了青化砭镇《关于在全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重点,制定了34个行政村专项整治工作包抓责任明细,夯实了第一书记的指导责任和党支部书记的直接责任,重点村组由班子成员包抓。包抓责任人要亲自督导包抓村专项整治动员会、推进会、三资登记、线索排查、问题整改等全过程。
二、摸清“家底”,全面掌握三资实情。
整理“家底”才能发现问题,为了让此次专项整治落到实处,青化砭镇展开了农村“三资”全面登记建档。根据专项治理重点,按照“资金、资产、资源”三大类,细分为固定资产、账面账务、应收账务、应付账务、集体资源、集体合同、线索梳理等八套表格,以每个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登记,及时下发填写模板及填报说明,以石沟村试点登记,同时开展“三资”登记培训会3次,镇专项治理工作专班不定时到村督查指导。专项治理中全镇72个村民小组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三资”登记台账,镇村两级全面捋清了“家底”,为专项治理及今后三资长期监管打好了基础。
三、理清“家务”,全面排查问题线索。
以村组登记排查为主,结合上级督导、镇党委核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全面梳理问题线索。一方面,在镇村干部培训会上通过讲政策、说纪法,让村干部打消顾虑,主动上报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整治重点,畅通举报渠道,让群众充分参与线索举报;再一方面,结合上级督导和镇专班督查,对登记排查的线索进行初步核实获取有效线索。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中,全镇共登记排查线索10条,每条线索由工作专班进行研判,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期限,指导完成整改。
四、管好“家事”,全面整改长效监管。
此次专项治理中,共发现问题13个,涉及村组17个,完成整改12个。规范集体经济合同13份,收回集体资产3852.18万元。镇纪委查办“三资”管理专项案件2件,给予党纪处分4人。整改过程中发现,作为偏远乡镇,青化砭镇村集体经济缺乏重大项目引进增资,同时存在土地承包程序不规范、承包款收取不及时、集体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镇“三资”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结合镇域实际情况,制定了土地等资源承包合同模板,对不规范的合同进行了重新签订,从根源上解决了签订合同不规范问题,切断了矛盾隐患。
经过几个月的专项治理,全镇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问题整改也基本完成。针对此次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青化砭镇纪委将持续开展线索再摸排和整改“回头看”工作,将专项治理成果运用到“三资”日常监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