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子长市李家岔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信访维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放开、三见底、三清零”专题活动,切实推动全镇信访监督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镇村班子组织力及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信任信心进一步增强,为建设富裕、文化、宜居、幸福李家岔提供了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
一是群众放开说,让怨气见底、疑虑清零。坚持民主、公开、透明原则,全面推行农村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等民主议事制度,围绕落实村干部值班坐班、“四支队伍”驻村调研、遍访贫困群众等制度,坚持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回应基层呼声,在提升村级班子公信力、凝聚力的同时,有效消除村务管理过程中的矛盾隐患。
利用集镇,组织开展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专题宣传活动,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宣讲相关政策,现场发放纪检监察机关“六个受理”、“三个不受理”、检举控告人权利义务、投资环境保障等宣传册200余份,切实提高群众对信访举报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信访秩序,依法就地反映信访诉求。
在全镇范围集中开展信访矛盾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行动,组织发动各片、各驻村“四支队伍”,采取走村入户、调研遍访、村组座谈、带案下访等多种方式,紧盯脱贫攻坚、退耕还林、风电开发、征地补偿、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及时排查发现矛盾问题,以村为单位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帐,逐项进行销号清零,全镇共排查登记矛盾问题81件,目前已处理化解75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工作目标。
二是诉求放开接,让问题见底、慵懒清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包案接访常态化要求,坚持主要领导以上率下,班子成员全员参与,明确镇主要领导每周至少一天在镇政府直接面对群众亲自接访,班子成员每周至少一天到所包联村驻村接访,进一步明确接访时间、地点和方式,确保接访包案工作常态化落到实处。
建成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1个、联络站3个,坚持聚焦民生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定期接待群众,听取意见建议,推动解决“集镇居民如厕难”“徐家砭村民缺乏文化活动场所”等一批民生热点问题。
建立健全镇、村两级信访维稳网格化机制,落实班子成员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推行农村信访网格员制度,配备信访维稳专职干部2名,以全镇19个行政村为单元划分网格,明确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信访维稳第一责任人和专职网格员,实现信访维稳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针对全镇信访维稳重点人群,扎实做好日常稳控工作,逐级细化稳控主体,压实稳控责任,切实做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将信访群众吸附在当地。对全镇存量信访矛盾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按照“事心双解”工作思路,明确按照包掌握情况、包思想疏导、包解决化解、包教育稳控、包息诉罢访的“五包”措施落实化解责任,推动全镇信访突出问题见底清零。
三是干部放开做,让任务见底、盲干清零。坚持把做好新时代信访维稳工作作为干部培训教育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组织镇村干部认真学习《信访条例》《规范信访举报处理意见》等规章办法,确保镇村干部“放开干、不盲干”。围绕提升“四率一占比”目标,切实抓好网上信访系统宣传应用,配备网信专职人员2名,累计处置网上信访线索8件,满意率为100%。
及时调整优化班子成员和干部分工,制定李家岔镇驻村“四支队伍”脱贫攻坚任务责任清单,利用召开党委会、扶贫周例会,全面推行班子成员、第一书记“一月一汇报”工作制度,研究出台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村干部工资待遇和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挂钩,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镇村干部队伍。
镇党委牵头抓总,各村、各单位全员参与,扎实开展全镇纪律作风专项整顿活动,集中整治部分镇村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慵懒散等不正之风。专门成立镇党委督导组,建立督查考核常态化机制,围绕农村基层党建、信访维稳、决战决胜脱贫、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攻坚任务,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导6次,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发现问题短板,累计下发问题整改督办单19份,交办各类整改事项46件,明确将日常督导情况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依据,着力打造诚信、务实、创新、勤政的过硬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