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系列报道一丨强化责任落实 集聚强大工作合力

来源:延安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16日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有力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论述,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自觉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构建“党委政府主动扛责、纪委监委自觉履责、部门协同担责”的责任体系,坚决惩治“蝇贪蚁腐”,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市委、市政府主动扛责,强化领导推动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集中整治以来,市委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跟进学习中省关于集中整治的最新部署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先后47次作出批示,10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对重要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对重大案件即报即批,并深入甘泉等县区一线调研推进。明确要求坚决查处纠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取得上级满意、群众点赞的成效。
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12次作出批示,市政府党组会、常务会先后12次专题学习、听取汇报,安排部署整改整治、为民办实事等工作,专题听取政府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纳入政府督查和调研工作重点。
各县(市、区)委、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每月听取进展情况汇报、集体研判,研究推进工作,自觉强化统筹领导。
市纪委监委自觉履责,有力监督推动
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十四届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按照市委工作安排,把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摆在突出位置,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每次常委会会议必安排集中整治议题,主要负责同志先后19次召开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落实措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集中整治情况汇报,定期专题研判问题线索、案件查办,解决存在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纠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建立了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包抓机制,书记、副书记每人包抓2个县(市、区)、2个部门单位,其他班子成员每人包抓1个县(市、区)、3-5个部门单位。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县(市、区)、行业部门调研指导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相关单位集中整治责任,督促补齐短板弱项。
建立了县(市、区)、牵头部门、派驻机构分级分类调度推进机制。市纪委监委每两周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每月进行调度,重要情况随时研究。市集中整治办先后召开推进会、调度会20次,定期通报县(市、区)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听取汇报、研究部署、调研指导集中整治工作情况,印发《工作提示》14期,编报工作动态138期。深化运用“组组”协同、“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市纪委监委各有关室加强与联系派驻纪检监察组、县(市、区)纪委监委沟通,深入问题一线,会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职能部门主动担责,协同发力推动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必须统筹各部门力量,协同发力、同向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集中整治以来,牵头部门准确把握工作要求,认真履行主管监管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精准选定整治重点,有力推进行业治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有效解决各领域突出问题。
市卫健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中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将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作为整治重点内容,有序推进医疗机构拓展互认范围、增加互认项目,推动全市三甲医院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平均达到99项,有效减轻了广大群众就医负担。市民政局创新建立“融救助”机制,对部门单位救助资金项目进行梳理整合和流程再造,对救助事项实行联审联评联办、融合精准救助,有效遏制救助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全市累计支出救助金2.06亿元,惠及困难群众8.05万人次。市水务局全面聚焦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组建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和《通知》,建立“按周统计、半月调度”和“局领导包片、局直单位包县、百名干部督帮”工作机制,一体谋划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新建、改扩建农村供水工程130处,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66%。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会多次研究集中整治工作,并联合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8个部门召开3次联席会议,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惠农补贴落实等为切入口,细化分解18项整治重点,审核整改问题合同64829份,追缴欠款2.4亿元,在全市推广应用“陕农经”监管服务平台,录入集体资产83.48亿元、资源1538万亩。

 

 

集中整治系列报道一丨强化责任落实 集聚强大工作合力
来源: 延安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年01月16日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有力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论述,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自觉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构建“党委政府主动扛责、纪委监委自觉履责、部门协同担责”的责任体系,坚决惩治“蝇贪蚁腐”,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市委、市政府主动扛责,强化领导推动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集中整治以来,市委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跟进学习中省关于集中整治的最新部署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先后47次作出批示,10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对重要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对重大案件即报即批,并深入甘泉等县区一线调研推进。明确要求坚决查处纠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取得上级满意、群众点赞的成效。
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12次作出批示,市政府党组会、常务会先后12次专题学习、听取汇报,安排部署整改整治、为民办实事等工作,专题听取政府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纳入政府督查和调研工作重点。
各县(市、区)委、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每月听取进展情况汇报、集体研判,研究推进工作,自觉强化统筹领导。
市纪委监委自觉履责,有力监督推动
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十四届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按照市委工作安排,把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摆在突出位置,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每次常委会会议必安排集中整治议题,主要负责同志先后19次召开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落实措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集中整治情况汇报,定期专题研判问题线索、案件查办,解决存在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纠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建立了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包抓机制,书记、副书记每人包抓2个县(市、区)、2个部门单位,其他班子成员每人包抓1个县(市、区)、3-5个部门单位。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县(市、区)、行业部门调研指导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相关单位集中整治责任,督促补齐短板弱项。
建立了县(市、区)、牵头部门、派驻机构分级分类调度推进机制。市纪委监委每两周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每月进行调度,重要情况随时研究。市集中整治办先后召开推进会、调度会20次,定期通报县(市、区)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听取汇报、研究部署、调研指导集中整治工作情况,印发《工作提示》14期,编报工作动态138期。深化运用“组组”协同、“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市纪委监委各有关室加强与联系派驻纪检监察组、县(市、区)纪委监委沟通,深入问题一线,会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职能部门主动担责,协同发力推动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必须统筹各部门力量,协同发力、同向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集中整治以来,牵头部门准确把握工作要求,认真履行主管监管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精准选定整治重点,有力推进行业治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有效解决各领域突出问题。
市卫健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中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将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作为整治重点内容,有序推进医疗机构拓展互认范围、增加互认项目,推动全市三甲医院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平均达到99项,有效减轻了广大群众就医负担。市民政局创新建立“融救助”机制,对部门单位救助资金项目进行梳理整合和流程再造,对救助事项实行联审联评联办、融合精准救助,有效遏制救助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全市累计支出救助金2.06亿元,惠及困难群众8.05万人次。市水务局全面聚焦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组建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和《通知》,建立“按周统计、半月调度”和“局领导包片、局直单位包县、百名干部督帮”工作机制,一体谋划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新建、改扩建农村供水工程130处,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66%。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会多次研究集中整治工作,并联合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8个部门召开3次联席会议,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惠农补贴落实等为切入口,细化分解18项整治重点,审核整改问题合同64829份,追缴欠款2.4亿元,在全市推广应用“陕农经”监管服务平台,录入集体资产83.48亿元、资源1538万亩。

 

 

陕ICP备090084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