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按照这一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六条纪律”,丹州街道办紧跟县上步伐,坚持问题导向,严格遵守“六条纪律”,就如何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从“四个从严”管理干部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从严设岗定责,建立层级清晰的岗位责任
乡镇机构整合后,丹州的干部队伍比以前增加了一半,达到191人,如何使用好、管理好干部,让大家各尽其能,为丹州发展释放出最大能量,成为丹州街道党委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丹州街道在落实“五办三站”机构设置要求时,按照按事设岗、按岗定人、一岗多责原则,为每一位领导干部配备了一班工作人员,科学调配,尽量考虑干部各自的专业和能力,科学划转,将干部放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建立起层级清晰的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保障了工作高效运转。坚持权力下放,充分调动领导班子成员的积极性,让大家乐于担当、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同时,不仅要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还要相互协作配合,凝心聚力干好丹州的每一项工作。
二、从严教育干部,建立严守纪律的思想防线
一个单位只有目标一致、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才能成为一支积极上进的团队。基于这样的认识,丹州街道党委坚持把教育作为从严管理干部最经常、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来抓。一是加强学习培训。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一周一主题、一月一交流的形式,组织干部进行集中学习,统一干部的思想认识,纠正一些干部“总开关”不严问题。二是落实谈心谈话制度。认真落实好诫勉谈话制度,班子成员积极与干部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关心干部的成长,为干部扯扯袖子、提提领子,督促干部用心干事、干净干事。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互评互批。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丹州街道办提出了问题导向工作法,通过相互查找问题和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将干部置身其中,接受党性教育,在干部中树立起了从严从实的思想。四是建立单位文化墙。充分利用院落四角,设立了工作文化、先锋文化、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宣传墙,用名言警句、先进事迹时时刻刻提醒干部、教育干部。
三、从严树规立矩,建立运行规范的管理秩序
丹州街道党委坚持从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做起,让干部受教育,讲政治,守规矩。一是严明政治纪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有关工作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坚持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及时掌握领导干部的工作动态。二是严明工作纪律。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请销假、干部下乡外出办事登记、上下班签到、领导干部值班、督促检查等制度,并设置了领导外出办事登记公示牌,全程监管干部8小时之内的工作状态。加强村干部管理,建立完善了村(社)干部档案,推行了包村干部、第一书记、村干部联合坐班服务群众等制度,定期对基层干部进行考核,保证干部驻村坐班制度全面落实。三是严明群众纪律。认真落实“周三访民日”制度,明确规定领导干部每周星期三要到所包村组开展大走访活动,了解民情,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四严明财经纪律。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公务活动,对干部接待用餐、下乡用车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五是严明廉政纪律。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组财村审镇监管,规范村级政务、财务。通过以上制度的落实,引导全体丹州干部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执行纪律无条件,遵守纪律不含糊,守住底线不逾越。
四、从严整顿作风,建立和谐舒心的工作环境
要把纪律挺起来,光靠制度的约束还不行,还要出重拳,纠四风、转作风,重点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正之气进行集中整治。整合后的丹州街道,由于干部队伍较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整合后一些政策、机制正在逐步理顺中,个别干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涣散、松懈、不作为、推诿等不良风气。对此,丹州深入开展了以“机关作风大整顿、安全生产大整改、环境卫生大整治,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安全生产环境、人居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整三优”活动,重点对机关干部存在的不良风气进行集中整治。同时,丹州街道党委注重恩威并举,以德赢人心,以情聚合力,关心干部的生活和成长,为干部提供一个舒心顺畅的工作环境,以正确的导向激发干部工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