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三转”,拓宽信访举报渠道,方便群众来信来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黄龙县纪委创新工作举措,全面推行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构建了覆盖全县的快速处理群众利益诉求的信访举报工作网络,并主动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处理解决矛盾纠纷,面对面受理群众信访问题,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一是实行信访办案协作制度。成立由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担任组长的“民情直通车”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制定下发“民情直通车”工作实施意见。成立4个信访办案协作区,配备 “信访直通车”专用车辆,定期到全县7个乡镇4个社区,与群众 “零距离”接访,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开通以来,共下乡巡回接访5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200份,现场接待群众咨询来访1300人次,“民情直通车”工作已经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实行信访举报“四公开”制度。在各乡镇和行政村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和宣传栏,全面公开“信访直通车”接访时间、地点、接访人和联系方式。全县7个乡镇设立固定接访点8个,定期下乡巡访,接受群众咨询,协调解决村务纠纷,受理信访举报。
三是实行信访举报专题研讨会制度。针对“民情直通车”中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县纪委信访室及时分类整理,通过召开信访举报专题研讨会,确定立案案件、交办案件和初核案件,明确责任人,坚持做到“五清二细二准一实”,“五清:即举报人的举报动机清,问题线索的来源清,被举报人及单位的基本情况清,举报线索的内外联系清,信件的来龙去脉清;二细:即调查过程中所涉及到到的各个环节都要想细、查细;二准:即调查方向准、定性准;一实:即调查结果实”。截止目前,共召开信访举报专题研讨会25次,交办乡镇纪委信访件26件,均能按期办结。
四是实行“311”信访工作制度。结合信访工作实践,通过分析“民情直通车”收集的问题线索,针对农村信访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源:如村级三务公开不及时,惠农政策执行不透明,宣传不到位,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没有保障;基层干部执行党的政策不到位,干部作风漂浮、懒散,为民办事的意识和作为弱化;基层工作人员态度生硬,办事效率不高,推诿扯皮问题时有发生等,实行 “311”信访工作法,即:建立县、乡、村3级信访网络,打造1个信访文化窗口,出台1个责任追究办法,让群众有“苦”有处诉,有“苦”理性诉,有“苦”不白诉。自“311”信访工作法实施以来,先后协调解决民事纠纷29起,对12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
“民情直通车”制度推行以来,共受理信访举报54件,初核了结37件,立案调查17件,党政纪处分20人。今年以来,收到信访问题线索27件,同期增长69%,初核了结20件,同期增长33%,立案7件,同期增长600%;党纪处分8人,社会反响好,群众满意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