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纪委上半年信访案件工作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10月31日   
    上半年,甘泉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单位领导的安排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信访职能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上半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55件,同比增长34.1%;初核线索35件,同比增长6.67%;转立案26件,同比增长116%;党政纪处分26人,同比增长136%。在给予党政纪处分的26人中,科级干部8人(较去年全年增长700%),双重处分4人(双开2人),信访案件查办工作较以往相比力度明显加大,更加注重了对党员领导干部违规违纪问的严查重办。回顾上半年信访案件工作,深挖、严办、重领导,已经成为甘泉县2013年信访案件工作的新动向。

    一、三声服务暖民心,四种意识解难题

    近年来,县纪委信访举报工作始终坚持推行“三声服务暖民心”(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树立“四种意识解难题”(“亲民”意识、“公心”意识、“诚信”意识、“自励”意识)的工作思路。

    通过推行“三声服务”,给群众传达出一种平等、热情、信访为民的信息,从心里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能够与我们平等对话,敢说心里话、愿说心里话、说出心里话,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真实的举报信息,为进一步的信息办理打下基础。

    “亲民”才能爱民,爱民才能为民,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就要有亲民的思想,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才能把群众的事当亲人的事办,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公心”才能办“公”事、讲原则,一视同仁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冤枉群众的案件。“诚信”就是要遵守纪律,表里如一,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为群众守纪律,维权益。“自励”是提高能力水平的基础,是工作进步的前提,正是这种自励意识,才有了工作作风的不断改进,有了群众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肯定。

    正是由于“三声服务暖民心,四种意识解难题”工作思路的推行,上半年县纪委对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55件信访问题,每一件都做到了细心整理,认真核实,有访必接、有访必答,逐步建立起了和群众之间良好的信访举报沟通体系,保证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畅通。

    二、三项制度让基层信访举报工作不再被动

    年初,甘泉纪委就今年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安检工作专门组织召开了会议,在分析总结上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决心在解决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上下功夫、求突破。针对性推出信访举报工作信访案件销号制度、信访案件工作定期通报制度、信访案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旨在解决在解决以往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信息报送不及时、案件查办质量不高等问题。

    上半年,县纪委共组织召开信访案件工作会2次,对县纪委向3个乡镇和2个纪工委转办的4件信访问题的化解进行了销号督办,对高哨乡办理的2件案件中出现反复举报的问题进行了追究。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责任心普遍增强,基层乡镇信访举报工作不再被动。

    三、深挖、严查、重办让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取信于民

    一是重视对损害群众利益举报问题的深挖、严查、重办

    上半年,县纪委信访室针对群众举报教育部门对全县中小学生违规收费屡禁不止,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调查处理的办理意见,牵头查办了县教研室长期以来违规收取学生考试费的问题。调查了自2006年以来县教研室前后两任领导的收费财务情况,涉案金额80余万元,处理科级领导干部2人,双重处分1人,有效遏制了教育违规乱收费,私设“小金库”等损害学生家长利益的行为。此案的查办在广大学生家长中反响很大,树立了纪检监察工作和纪委干部执纪为民,敢于承担的良好形象。

    二是重视对新闻媒体关注问题的深挖、严查、重办

    2013年6月3日,县纪委信访室就有关媒体曝光的幸福小区少批多建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走访单位7个,和相关人员谈话20余人,基本澄清了相关问题,对新闻媒体的关注给予了及时的回复,及时遏制了事态的发展,目前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正在研究之中。

    三是重视对上级领导关注问题的深挖、严查、重办

    上半年,我县纪委针对国土资源部领导关注的县内5宗土地领域的违法改变土地性质的问题,县纪委雷厉风行、立说立办,及时成立了信访室参与的专案组对涉及的5个乡镇,6个单位20余人进行了谈话了解,调阅相关资料,实地勘察,集中一周时间对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此案处理乡镇长5人,国土部门相关领导4人,在全县范围影响很大,震慑力很强,有效遏制了土地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四、加强学习宣传,在提高办信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对纪检监察新进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办信能力。今年上半年,县纪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集中培训班2次,把信访举报工作业务知识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培训班进行了安排学习,由信访室主任就信访举报相关法规、规定、上级相关要求以及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进行了辅导学习,共计培训70多人次。工作中加强对下属单位,乡镇纪委办信工作的指导,利用下乡检查等机会,对下属单位、乡镇纪委工作指导6次。办案中重视与乡镇纪委的协同,注意吸收他们参与其中,在实际办案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信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加大信访举报工作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了解,引导群众有序上访。充分利用接待上访、群众集会向群众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相关知识,解答群众对信访举报工作的疑惑,向群众提供现场咨询。积极编写信访工作信息,信访室全年向省、市媒体报送信访工作信息20篇,省级媒体采用1篇,市级媒体采用16篇,完成调研文章3篇,市级媒体采用2篇。

    上半年我县信访举报工作较去年相比,接待来信来访量明显增加,办案工作力度明显增大,协助领导化解信访问题能力也明显增强。全县信访案件工作的接待量、初核量、立案量三项指标较去年同期都明显提高,接受信访举报量增长34.1%,初核线索增长6.67%,立案量增长116%。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6月17日上半年信访案件工作情况总结通报会上,县纪委王书记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和要求。

    一是要着力提高乡镇纪委信访案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主动办信办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尤其是上级交办的信访举报问题,一定要按期完成。二是加强信访案件工作的信息报送,严格落实月报制度,对不报送单位,追究纪委书记直接责任。三是要下功夫规范提高办理信访案件的质量和水平,争取要做到案卷规范,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在办好案、办铁案上下功夫。四是信访案件查办要重视信访问题的化解,做到案结事了,保证处理过的问题不再反复。对于那些办案工作应付凑数,不注重化解问题的单位,一定要追究领导和相关办案人员责任。

    下半年我们将严格落实以上四条措施,在抓实抓细,规范工作下功夫,注重办案中对信访问题的化解,确保2013年全县信访举报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



 
甘泉纪委上半年信访案件工作综述
来源:    时间:2014年10月31日
    上半年,甘泉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单位领导的安排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信访职能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上半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55件,同比增长34.1%;初核线索35件,同比增长6.67%;转立案26件,同比增长116%;党政纪处分26人,同比增长136%。在给予党政纪处分的26人中,科级干部8人(较去年全年增长700%),双重处分4人(双开2人),信访案件查办工作较以往相比力度明显加大,更加注重了对党员领导干部违规违纪问的严查重办。回顾上半年信访案件工作,深挖、严办、重领导,已经成为甘泉县2013年信访案件工作的新动向。

    一、三声服务暖民心,四种意识解难题

    近年来,县纪委信访举报工作始终坚持推行“三声服务暖民心”(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树立“四种意识解难题”(“亲民”意识、“公心”意识、“诚信”意识、“自励”意识)的工作思路。

    通过推行“三声服务”,给群众传达出一种平等、热情、信访为民的信息,从心里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群众能够与我们平等对话,敢说心里话、愿说心里话、说出心里话,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真实的举报信息,为进一步的信息办理打下基础。

    “亲民”才能爱民,爱民才能为民,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就要有亲民的思想,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才能把群众的事当亲人的事办,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公心”才能办“公”事、讲原则,一视同仁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冤枉群众的案件。“诚信”就是要遵守纪律,表里如一,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为群众守纪律,维权益。“自励”是提高能力水平的基础,是工作进步的前提,正是这种自励意识,才有了工作作风的不断改进,有了群众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肯定。

    正是由于“三声服务暖民心,四种意识解难题”工作思路的推行,上半年县纪委对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55件信访问题,每一件都做到了细心整理,认真核实,有访必接、有访必答,逐步建立起了和群众之间良好的信访举报沟通体系,保证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畅通。

    二、三项制度让基层信访举报工作不再被动

    年初,甘泉纪委就今年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安检工作专门组织召开了会议,在分析总结上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决心在解决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上下功夫、求突破。针对性推出信访举报工作信访案件销号制度、信访案件工作定期通报制度、信访案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旨在解决在解决以往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信息报送不及时、案件查办质量不高等问题。

    上半年,县纪委共组织召开信访案件工作会2次,对县纪委向3个乡镇和2个纪工委转办的4件信访问题的化解进行了销号督办,对高哨乡办理的2件案件中出现反复举报的问题进行了追究。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责任心普遍增强,基层乡镇信访举报工作不再被动。

    三、深挖、严查、重办让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取信于民

    一是重视对损害群众利益举报问题的深挖、严查、重办

    上半年,县纪委信访室针对群众举报教育部门对全县中小学生违规收费屡禁不止,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调查处理的办理意见,牵头查办了县教研室长期以来违规收取学生考试费的问题。调查了自2006年以来县教研室前后两任领导的收费财务情况,涉案金额80余万元,处理科级领导干部2人,双重处分1人,有效遏制了教育违规乱收费,私设“小金库”等损害学生家长利益的行为。此案的查办在广大学生家长中反响很大,树立了纪检监察工作和纪委干部执纪为民,敢于承担的良好形象。

    二是重视对新闻媒体关注问题的深挖、严查、重办

    2013年6月3日,县纪委信访室就有关媒体曝光的幸福小区少批多建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走访单位7个,和相关人员谈话20余人,基本澄清了相关问题,对新闻媒体的关注给予了及时的回复,及时遏制了事态的发展,目前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正在研究之中。

    三是重视对上级领导关注问题的深挖、严查、重办

    上半年,我县纪委针对国土资源部领导关注的县内5宗土地领域的违法改变土地性质的问题,县纪委雷厉风行、立说立办,及时成立了信访室参与的专案组对涉及的5个乡镇,6个单位20余人进行了谈话了解,调阅相关资料,实地勘察,集中一周时间对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此案处理乡镇长5人,国土部门相关领导4人,在全县范围影响很大,震慑力很强,有效遏制了土地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四、加强学习宣传,在提高办信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对纪检监察新进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办信能力。今年上半年,县纪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集中培训班2次,把信访举报工作业务知识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培训班进行了安排学习,由信访室主任就信访举报相关法规、规定、上级相关要求以及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进行了辅导学习,共计培训70多人次。工作中加强对下属单位,乡镇纪委办信工作的指导,利用下乡检查等机会,对下属单位、乡镇纪委工作指导6次。办案中重视与乡镇纪委的协同,注意吸收他们参与其中,在实际办案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信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加大信访举报工作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了解,引导群众有序上访。充分利用接待上访、群众集会向群众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相关知识,解答群众对信访举报工作的疑惑,向群众提供现场咨询。积极编写信访工作信息,信访室全年向省、市媒体报送信访工作信息20篇,省级媒体采用1篇,市级媒体采用16篇,完成调研文章3篇,市级媒体采用2篇。

    上半年我县信访举报工作较去年相比,接待来信来访量明显增加,办案工作力度明显增大,协助领导化解信访问题能力也明显增强。全县信访案件工作的接待量、初核量、立案量三项指标较去年同期都明显提高,接受信访举报量增长34.1%,初核线索增长6.67%,立案量增长116%。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6月17日上半年信访案件工作情况总结通报会上,县纪委王书记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和要求。

    一是要着力提高乡镇纪委信访案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主动办信办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尤其是上级交办的信访举报问题,一定要按期完成。二是加强信访案件工作的信息报送,严格落实月报制度,对不报送单位,追究纪委书记直接责任。三是要下功夫规范提高办理信访案件的质量和水平,争取要做到案卷规范,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在办好案、办铁案上下功夫。四是信访案件查办要重视信访问题的化解,做到案结事了,保证处理过的问题不再反复。对于那些办案工作应付凑数,不注重化解问题的单位,一定要追究领导和相关办案人员责任。

    下半年我们将严格落实以上四条措施,在抓实抓细,规范工作下功夫,注重办案中对信访问题的化解,确保2013年全县信访举报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