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瓦窑堡街道枣湾村党员活动阵地山坡上,聚集了很多干部和群众,有的栽植树木,有的油漆栏杆,有的擦拭玻璃,有的打扫院落,大家忙碌而有序,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说农话:争当群众“贴心人”。抛弃了惯用的官话、套话,干部们用村民们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向他们生动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环境卫生整治、扫黑除恶、“平安子长”创建等相关工作,使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等扶贫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让农户对低保、五保、优抚等民生工程更加了解。
干农活:打造靓丽“风景线”。一顶帽子、一双胶鞋、一身迷彩服,在每个月固定的“劳动日”里,干部们纷纷走出办公室,走进村组户中,走上田间地头,干起了地地道道的农家活。或是帮助村民施肥种地,或是清理垃圾,或是油漆栏杆,或是挖坑栽树,忙得不亦乐乎。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很多农户都自发带上工具参与到繁忙的劳动中,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净化美化家园的同时,密切了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民力。
学农技:刮起集体“拜师风”。为学到实用的“土方”“偏方”,机关干部还积极向致富能手、产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等乡土能人拜师学技,面对面请教,力求学会和掌握一门农业技术。先后组织干部向张家庄村蘑菇种植大户石候海学习蘑菇的种植、储存、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向南家湾村大棚草莓种植大户学习草莓种植技术;向张家沟村商贸业大户学习自主创业经验。随着拜师学技活动的持续开展,干部们渐渐掌握了一至两门农业实用技术,为民服务的本领得到逐步提高。
吃农饭:密切干群“鱼水情”。学农活动结束后,还就近安排了午饭,一碗碗小米稀饭、一盘盘农家小菜、一碗碗地道饸烙摆上了桌,干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不是亲戚胜似亲戚,“庄稼都种进去了没有?”“种进去了”“娃娃都上学了?”“上了,都有教育扶贫资金补助了,所以我们也花不了多少钱。”“享受低保了吗?”“享受了,我们老两口一年低保就有五六千。”每次饭后大家在贴心交流问候的同时也不忘自觉留下伙食费,这样的“鱼水情”既拉近了干群距离更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
说农话、干农活、学农技、吃农饭,一次次看似简单的学农活动,却意义非凡,既倾听了老百姓的心声,传达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党员学农践行活动作为一项制度,已陆续开展了10余次,参加活动的干部群众达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