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教育局开展九项作风整顿 推进百姓问政问题整改落实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10月14日   

《百姓问政》栏目问政市教育局后,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九个方面的行业作风整顿,查漏补缺、完善机制,着力推进节目中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

一是规范教辅资料征订使用工作,解决一科多套和推荐购买目录外教辅资料等问题。利用教育信息网、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和教师会、家长代表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一教一辅”教科书选用征订政策,严肃查处变相引导、推荐或组织学生购买各种学习资料、学习用品等违规行为,努力构建公开、透明、健康的教材教辅征订环境。2016年秋季开学共查处教师诱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和违规组织征订《语文报》两起问题,给予1人通报批评,1人行政处分,清退费用1375元。

二是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杜绝参与或组织小饭桌有偿补课行为。协调有关部门重点围绕延安城区小学开展小饭桌有偿补课问题的调查、摸底和取缔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全市共收集各类问题线索80件,处理各类违纪违规人员16人,清退违规补课收费8800元。

三是加强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监管,解决无证办学、无证上岗、办学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目前,全市已取缔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0家、整改52家,解聘无证上岗人员2名。

四是严肃城区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纪律,解决招生过程中买卖名额、超计划招生、空挂学籍或无籍就读等问题。市纪委、市教育局抽调人员组成联合督查组,深入13个县区和市直学校就招生工作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城区热点学校超计划招生,个别县区高中学校招收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学生,以及组织小升初考试等现象,相关问题已责令有关学校整改落实,维护招生秩序。

五是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工作,解决保卫力量薄弱、监控报警设施不达标、校车运营不规范、校园暴力和体罚学生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学校安全纳入目标管理并严格考核,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按月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学校有安全监控、有一键报警装置、有安全应急方案和演练,没有老弱保安、没有吸烟酗酒、没有校园暴力、没有隐患校车、没有体罚学生现象。截止9月底,全市共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大检查80余次,指导安装监控2164个,组织开展防踩踏演练1283场次、防地震演练983场次,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防灾避灾、自求自护能力。

六是严把职称评审、教师资格证认定和教师招聘工作关口,解决材料造假、人情过关等问题。对2016年教师职称评审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行回头望,调阅所有档案资料,逐份进行审查,全力排查材料造假、人情过关问题。教师招聘方面,主要对近三年教师招聘工作投诉件进行重新调查审核并追究责任,以反腐实效促进评审、认定、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2016年全市共接收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评审材料1436份(其中高级职称教师申报材料342份,一级教师申报材料1094份),退回不符合条件的职称材料65份。共认定教师资格2058人,招聘特岗教师390人,招聘资料审核严格,管理规范,招聘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

七是狠抓食品安全和营养改善工作,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和蛋奶工程中学生腻味、浪费等问题。开展县区食堂供餐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学校食堂供餐覆盖率,目前黄陵县和宝塔区共计70所学校实施了食堂供餐,其它各县也都在按照安排,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学校食堂建设,科学规划学校食堂建设和改造,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代替其他供餐模式。工作落实监管方面,查处了子长县安定镇中学将营养改善计划中的牛奶、馍片、鸡蛋等辅助餐顶替午餐的行为,给予该校校长撤职处分。

八是强力推动教育基础项目建设进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进度慢等问题。将各县区、市直学校的项目执行和日常管理等情况纳入督导范围和教育经费绩效考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通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测算、项目安排及工作奖惩的重要依据。2016年市县城区、重点镇等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7所,落实幼儿园建设二期计划,开工建设30所,其中建成12所,在建18所。

九是严查教育收费及资金管理违规违纪行为,解决贫困生审核不严、助学贷款难申请,幼儿园伙食费标准不一、账目不透明及校服被褥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加大对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严格审批程序,加强监督与惩处,全力促进资助政策阳光操作。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进一步强化对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大学生入学等阶段的教育精准扶贫。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下达助学金3000多万元,资助普通高中学生20451人,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2953人次,资助本科新生413人。协调质检、工商部门加强对校服、床单被罩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查,要求学校重视相关产品的验收环节,确保校服、床单被罩的安全使用。

延安市教育局开展九项作风整顿 推进百姓问政问题整改落实
来源:    时间:2016年10月14日

《百姓问政》栏目问政市教育局后,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九个方面的行业作风整顿,查漏补缺、完善机制,着力推进节目中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

一是规范教辅资料征订使用工作,解决一科多套和推荐购买目录外教辅资料等问题。利用教育信息网、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和教师会、家长代表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一教一辅”教科书选用征订政策,严肃查处变相引导、推荐或组织学生购买各种学习资料、学习用品等违规行为,努力构建公开、透明、健康的教材教辅征订环境。2016年秋季开学共查处教师诱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和违规组织征订《语文报》两起问题,给予1人通报批评,1人行政处分,清退费用1375元。

二是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杜绝参与或组织小饭桌有偿补课行为。协调有关部门重点围绕延安城区小学开展小饭桌有偿补课问题的调查、摸底和取缔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全市共收集各类问题线索80件,处理各类违纪违规人员16人,清退违规补课收费8800元。

三是加强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监管,解决无证办学、无证上岗、办学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目前,全市已取缔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0家、整改52家,解聘无证上岗人员2名。

四是严肃城区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纪律,解决招生过程中买卖名额、超计划招生、空挂学籍或无籍就读等问题。市纪委、市教育局抽调人员组成联合督查组,深入13个县区和市直学校就招生工作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城区热点学校超计划招生,个别县区高中学校招收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学生,以及组织小升初考试等现象,相关问题已责令有关学校整改落实,维护招生秩序。

五是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工作,解决保卫力量薄弱、监控报警设施不达标、校车运营不规范、校园暴力和体罚学生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学校安全纳入目标管理并严格考核,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按月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学校有安全监控、有一键报警装置、有安全应急方案和演练,没有老弱保安、没有吸烟酗酒、没有校园暴力、没有隐患校车、没有体罚学生现象。截止9月底,全市共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大检查80余次,指导安装监控2164个,组织开展防踩踏演练1283场次、防地震演练983场次,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防灾避灾、自求自护能力。

六是严把职称评审、教师资格证认定和教师招聘工作关口,解决材料造假、人情过关等问题。对2016年教师职称评审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行回头望,调阅所有档案资料,逐份进行审查,全力排查材料造假、人情过关问题。教师招聘方面,主要对近三年教师招聘工作投诉件进行重新调查审核并追究责任,以反腐实效促进评审、认定、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2016年全市共接收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评审材料1436份(其中高级职称教师申报材料342份,一级教师申报材料1094份),退回不符合条件的职称材料65份。共认定教师资格2058人,招聘特岗教师390人,招聘资料审核严格,管理规范,招聘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

七是狠抓食品安全和营养改善工作,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和蛋奶工程中学生腻味、浪费等问题。开展县区食堂供餐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学校食堂供餐覆盖率,目前黄陵县和宝塔区共计70所学校实施了食堂供餐,其它各县也都在按照安排,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学校食堂建设,科学规划学校食堂建设和改造,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代替其他供餐模式。工作落实监管方面,查处了子长县安定镇中学将营养改善计划中的牛奶、馍片、鸡蛋等辅助餐顶替午餐的行为,给予该校校长撤职处分。

八是强力推动教育基础项目建设进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进度慢等问题。将各县区、市直学校的项目执行和日常管理等情况纳入督导范围和教育经费绩效考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通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测算、项目安排及工作奖惩的重要依据。2016年市县城区、重点镇等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7所,落实幼儿园建设二期计划,开工建设30所,其中建成12所,在建18所。

九是严查教育收费及资金管理违规违纪行为,解决贫困生审核不严、助学贷款难申请,幼儿园伙食费标准不一、账目不透明及校服被褥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加大对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严格审批程序,加强监督与惩处,全力促进资助政策阳光操作。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进一步强化对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大学生入学等阶段的教育精准扶贫。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下达助学金3000多万元,资助普通高中学生20451人,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2953人次,资助本科新生413人。协调质检、工商部门加强对校服、床单被罩产品质量的安全检查,要求学校重视相关产品的验收环节,确保校服、床单被罩的安全使用。

陕ICP备09008499号